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江水》:“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見曦月。”
隱天蔽日
隱天蔽日
注音:
YTBR
解譯:
把天遮住,把太陽(yáng)也擋住了。形容覆蓋的面積廣大。
出處:
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江水》:“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見曦月?!?/span>
例句:
明代·張道陵《神仙傳》:“故其足有赤霧隱天蔽日,而筋骨不能起。”
成語簡(jiǎn)寫:
隱天蔽日
感情色彩:
名詞短語
產(chǎn)生年代:
古代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