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是唐代巨鹿人,唐代巨鹿為今邢臺市巨鹿縣,唐代邢州(今邢臺市)也曾改名為巨鹿郡,遍觀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國、新中國至今的歷代史志、碑銘、家譜、鐵像、祠堂、詩文等,關于魏徵是巨鹿人的記載,多如牛毛,因此魏徵是今邢臺市巨鹿縣人,是沒有疑問的。
唐代記載 唐代吳兢《貞觀政要》中記載:魏徵,鉅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內黃?! √拼鷼W陽詢書《唐京兆開元寺鐘銘》碑刻銘文中記載:秘書監(jiān)檢校侍中鉅鹿郡魏徵撰?! √拼叛汀段闹凶邮兰摇分杏涊d魏徵是巨鹿人 唐代《九成宮醴泉銘》也記載魏徵為巨鹿人?! ∮绕渲档靡惶岬氖恰敦懹^政要》等這些唐代成書的文章要比五代時的舊唐書和宋代時的新唐書早幾百年。因此更有權威和參考價值。
五代記載 五代后晉時官修的《舊唐書.魏徵本傳》中記載:生于周大象庚子,名征,字玄成,巨鹿(今河北巨鹿)人。
宋代記載 比歐陽修的新唐書早約100年的《太平寰宇記》中記載:魏徵是巨鹿人 和歐陽修編著的新唐書同時代的司馬光編著的《資治通鑒》記載魏徵為巨鹿人。
元代記載 元代大學士虞集所撰《順德路魏文貞公宋文貞公祠堂記》說記載魏文貞公征是順德路巨鹿9今邢臺巨鹿縣)人。 元代王守正所編《道德真經衍義手抄》記載:“宰相魏徵,鉅鹿人也。時上疏諫之”鉅鹿即為今邢臺巨鹿。
明代記載 明代巨鹿縣《魏相祠記》中記載:此巨鹿為公桑梓,銅馬之墟,印壟榛莽?! ∶鞔樀赂ㄔ煊小度呢懝簟?,在祠堂記中也明確記載魏徵是巨鹿人?! ∶鞔俄樀赂尽贰ⅰ毒蘼箍h志》均記載魏徵為巨鹿人。
清代記載 一、 清代臺州市《魏氏宗譜》 清代臺州市《魏氏宗譜》記載魏徵為順德府巨鹿人,“魏徵厥里居固直隸順德府鉅鹿縣人”,直隸順德府鉅鹿縣即為今河北省邢臺市巨鹿縣。浙江省臺州市魏玉生先生于2004年給邢臺巨鹿縣來信談:“我在一份資料上看到有關魏徵故里的爭議,現(xiàn)將我們臺州魏氏族譜中的記載,提供給你們參考?! ?、臺州魏氏在清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修譜序言中記載:‘魏徵厥里居固直隸順德府鉅鹿縣人’(河北省邢臺市巨鹿縣)?! ?、臺州魏氏始祖魏宗諒是魏徵的曾孫,也是鉅鹿縣人。其《魏氏族譜》中記載:“魏徵子叔瑜、孫華、曾孫宗諒。族譜中記載魏宗諒的家鄉(xiāng)是‘直隸順德府鉅鹿縣’?!薄 ∵@封信已明白無誤地告訴人們:魏徵故里是現(xiàn)今之河北省邢臺市鉅鹿縣。同時也揭開了一個謎,即《貞觀政要·魏徵傳》載:“魏徵鉅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內黃”,其“近”在何時?據(jù)查《貞觀政要》約成書于720年。而魏宗諒于公元710年之任臺州刺史。由此推斷則徙家當為710至720年之間,方可謂“近”。 二、清代光緒年間蘭溪市《魏氏家譜》 清代光緒年間蘭溪市《魏氏家譜》明確記載,蘭溪魏姓始祖系唐代名臣魏徵,出于巨鹿郡(唐代巨鹿郡為今邢臺市),這套家譜共分四卷,前三卷為清光緒年間的印刷本,后一卷為手寫本。據(jù)介紹,該家譜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清代光緒二十四年,家譜記載了初唐至清朝光緒年間蘭溪游埠魏家村魏姓家族的繁衍、生息情況。家譜中不但有魏徵等家族中名人的介紹及畫像,還收錄了清代皇帝對魏家所下的詔書。據(jù)家譜記載,魏姓最早出于河北巨鹿郡(今邢臺市),而蘭溪魏姓則是在宋代由福建建寧遷入。
民國發(fā)現(xiàn) 民國時期北宋邢州巨鹿古城發(fā)掘出唐代時期的巨鹿魏徵祠堂和魏徵鐵像也證明魏徵是邢臺巨鹿人?! ?918年,河北邢臺巨鹿縣遇大旱.漳河水干.民眾打井自救.無意中挖出大批古陶瓷.頓時引起國內外轟動.知識界與考古界極為震驚.天津博物院于1920年親臨巨鹿進行考古調查,1921年,北京歷史博物館對巨鹿故城三明寺進行正式發(fā)掘?! 】脊虐l(fā)現(xiàn):鉅鹿城南門內路東靠北有一處唐代建筑物“魏徵祠堂”,祠堂內有唐代所鑄的魏徵鐵像。有人要發(fā)掘該祠堂。因南門外有一小村村民皆姓魏,言稱為魏徵后人,前來阻止發(fā)掘,所以保存未毀,解放后魏徵鐵像不知所蹤。
《辭海》記載 1999年版《辭?!穼ξ横缭~條進行了修改:“魏徵,唐初政治家。字玄成,巨(鉅)鹿人,后移居相州內黃?!币罁?jù)不再是新唐書也不是舊唐書,而是《貞觀政要》,可以說魏徵故里是巨鹿得到專家一致認可,也還了邢臺巨鹿一個清白。 和邢臺多如牛毛的史志、家譜、碑刻、詩文、祠堂、文物等都記載魏徵是巨鹿人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館陶縣地方史志和文物在明代以前對魏徵毫無記述,同樣晉州的地方志最早記載魏徵的也是在明代,之前無任何文物可考,但是關于魏徵是邢臺巨鹿人的記載則跨越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國、新中國的各種史志、家譜、碑刻、詩文、祠堂、文物等,這些都明確而清晰的說明魏徵是巨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