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菊初開臥內明,聞君相訪病身輕。
樽前且撥傷心事,谿上還隨覓句行。
幽鶴傍人疑舊識,殘蟬向日噪新晴。
擬將寂寞同留住,且勸康時立大名。
白菊初綻時,屋內顯得格外明亮,聽聞您前來拜訪,病中的我也頓感輕松。 在酒樽前暫且放下那些傷心事,溪畔邊還能隨您一同尋覓詩句。 幽靜的鶴鳥靠近人旁,似舊時相識;殘存的蟬鳴對著朝陽,為晴空增添新聲。 本想將寂寞與您一同挽留,姑且勸您在太平盛世立下顯赫聲名。
此詩藝術特色有三:一是以景襯情,白菊明凈、幽鶴溫馴的意象群,烘托出隱士的高潔品格;二是情感層次豐富,從見友之喜(“病身輕”)到別時之勸(“立大名”),展現(xiàn)唐代文人既重隱逸又懷濟世之志的矛盾心理;三是語言平淡中見深意,“殘蟬噪新晴”以尋常秋景寓含生命感悟,體現(xiàn)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中“沖淡”的美學追求。
全詩以白菊起興,通過“病身輕”“撥傷心事”等直白表述,展現(xiàn)友情的溫暖力量。中間兩聯(lián)對仗工穩(wěn):“幽鶴傍人”與“殘蟬向日”形成動靜對照,既描繪秋日景致,又隱喻詩人與友人的默契。尾聯(lián)“擬將寂寞同留住”一轉,從歡聚轉向別離的惆悵,而“立大名”的勸勉又賦予詩歌積極意味,體現(xiàn)了司空圖“哀而不傷”的詩學主張。
此詩作于唐代重陽節(jié)前后,詩人司空圖晚年隱居期間。當時他因病臥床,友人王駕(官至小儀)前來探望。詩中既表現(xiàn)了病中得友相慰的欣喜,又通過白菊、幽鶴等意象,流露出隱逸生活的孤高與寂寞,末句則暗含對友人仕途的勉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