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戶部惠山楊梅
張镃 〔宋朝〕
嘗聞魏伯陽,鑄丹會稽山。
功成試其徒,未欲汎與餐。
紿言丹入口,命盡不可還。
一人篤信道,快餌肯作難。
翁復(fù)起諸死,攜手升云亦。
臨行作奇戲,留使后世看。
聊將一粒變?nèi)f顆,擲向青林化珍果。
彷佛芙蓉箭鏃形,澀如鶴頂紅如火。
只隨翁子姑號陽,姓楊乃是訛偏旁。
迄今年深少人識,地嫗山君應(yīng)記得。
木生曲直味宜酸,此獨(dú)甘香勝蜜團(tuán)。
吾宗望郎忽馳送,色映筠籃光欲動(dòng)。
想因見此列宿躔,曾遣冰壺纖指弄。
我方水際呼清風(fēng),葛巾高掛千丈松。
為公摘荷盛薦酒,此樂城中那更有。
作者信息
張镃(1153—1221?)原字時(shí)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號約齋。先世成紀(jì)(今甘肅天水)人,寓居臨安(現(xiàn)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生顯赫,張镃為宋南渡名將張俊曾孫,劉光世外孫。張镃又是宋末著名詩詞家張炎的曾祖,是張氏家族由武功轉(zhuǎn)向文階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隆興二年(1164),為大理司直。淳熙年間直秘閣通判婺州。慶元初為司農(nóng)寺主簿,遷司農(nóng)寺丞。開禧三年(1207)與謀誅韓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彌遠(yuǎn),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編管,卒于是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