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使心悲,昔吾親更之。
冰雪截肌膚,風飄無止期。
百里不見人,草木誰當遲。
登城望亭燧,翩翩飛戍旗。
行者不顧反,出門與家辭。
子弟多俘虜,哭泣無已時。
天下盡樂土,何為久留茲。
蓼蟲不知辛,去來勿與諮。
邊城的景象讓人心生悲戚,過去我曾親身經(jīng)歷。冰雪凍傷了肌膚,狂風呼嘯沒有停止的時候。方圓百里看不到人影,草木也無人料理。登上城樓眺望烽火臺,戍邊的旗幟隨風飄揚。遠行的人顧不上回家,出門就與家人告別。很多子弟都成了俘虜,哭泣聲沒完沒了。天下到處都是安樂的地方,為什么要長久留在這里呢?就像蓼草中的蟲子不知道辛辣,走與留不必和它商量。
這首詩是王粲在目睹了戰(zhàn)爭給社會帶來的破壞和人民的苦難后創(chuàng)作的。魏晉時期,戰(zhàn)亂頻繁,百姓生活困苦,王粲曾到過邊城,親身經(jīng)歷了那里的悲慘景象,于是寫下此詩以抒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