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者韋莊:韋莊(約836年-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陜西西安)人。晚唐著名詩人、詞人,“花間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詩多以傷時、感舊、離亂、寫景為主題,語言清麗,與溫庭筠并稱“溫韋”。
2. 詩歌體裁:此詩為七言律詩,共八句,每句七言,中間兩聯(lián)對仗,押平聲韻。
3. 意象運用:詩中密集使用了“青樓”、“玉欄”、“金鈴”、“朱鬣”、“瑤池”、“月宮”等富麗堂皇的意象,是晚唐詩歌追求形式美和辭藻美的體現(xiàn)。
4. 歷史背景:詩歌創(chuàng)作于晚唐,社會動蕩,但詩中描繪的卻是太平盛世的景象,這種反差常被解讀為對現(xiàn)實的回避或含蓄的批評。
5. 對仗手法:頷聯(lián)“金鈴犬吠梧桐月”對“朱鬣馬嘶楊柳風”,頸聯(lián)“流水帶花穿巷陌”對“夕陽和樹入簾櫳”,對仗極其工整,體現(xiàn)了律詩的形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