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姑熟:古地名,因姑熟溪得名,在今安徽省當涂縣境內(nèi),瀕臨長江,是歷史上的軍事重鎮(zhèn)和交通要道。 2. 律詩對仗:本詩頷聯(lián)“雨晴”對“風晚”,“山有態(tài)”對“水無痕”;頸聯(lián)“遠色”對“愁聲”,“千檣岸”對“一笛村”,對仗極其工整,體現(xiàn)了唐代律詩在形式上的高度藝術(shù)性。 3. 詩歌意象:“笛聲”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常與思鄉(xiāng)、哀愁、離別等情感聯(lián)系在一起,如“羌笛何須怨楊柳”。本詩中的“愁聲一笛村”正是運用了這一傳統(tǒng)意象來烘托氣氛。 4. 詩人王周:歷史上記載有兩位王周,一位是五代至宋初的詩人,另一位是唐代詩人。據(jù)《全唐詩》收錄,此詩作者應為唐代詩人王周,但其生平事跡已大多散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