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圍繞“送別”展開,但內(nèi)涵遠超一般的送別詩。講解時可把握以下幾個要點:首先,理解詩人“謫遠”的背景是解讀全詩情感基調(diào)的關鍵,這種經(jīng)歷使他面對友人入京時心情尤為復雜。其次,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如友人的“帝鄉(xiāng)去”與詩人的“謫遠”形成空間上的對比,友人的現(xiàn)在(入秦謁紫微)與詩人的過去(曾為金馬客)形成時間上的對比,強化了詩人的感慨。再次,注意意象的運用,如“驛騎”象征行程與分別,“帝鄉(xiāng)”“紫微”象征權力與中心,“金馬”象征往昔的榮耀,“向日”(夕陽)則常常象征時光流逝、個人失意或暮年感傷。最后,體會詩人情感的流動:從開始的故作平靜(安命),到送別時的不舍(愿執(zhí)手),再到最后觸景生情的強烈悲慨(淚沾衣),情感層層遞進,真實動人。這首詩不僅是對友人的送行,更是一次詩人對自身命運的深沉回望與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