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蘭若:源于梵語“Aranyaka”或“Aranya”,意為寂靜處、遠(yuǎn)離處,指適合僧人修行的安靜場(chǎng)所,后泛指佛寺。
2. 青蓮:在佛教中具有特殊象征意義,常比喻佛眼之清凈無染,也用以指代寺廟或佛法。
3. 白馬馱經(jīng):典故,指東漢明帝時(shí),竺法蘭與迦葉摩騰用白馬馱載佛經(jīng)、佛像至洛陽,佛教正式傳入中國(guó),后建白馬寺。詩中“白馬泉”或暗含此意。
4. 如意:古代器物,形似靈芝頭帶長(zhǎng)柄,最初用于搔癢,后演變?yōu)橐环N象征吉祥的玩賞物。僧人在講經(jīng)時(shí)也可持如意。
5. 孟浩然的詩歌風(fēng)格:其詩多描寫山水田園和隱逸生活,語言清新自然,意境恬淡高遠(yuǎn),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