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開元寺
汪廣洋 〔明朝〕
咽咽山蜩噪古槐,陰陰香積鎖空齋。翻經(jīng)臺上無人到,不見天花下寶階。
作者信息
汪廣洋(? ~1379)字朝宗,漢族,江蘇高郵人,明朝洪武時期官員。明初著名詩人,字朝宗。流寓太平(今安徽當涂)。元末進士。通經(jīng)能文,尤工詩,善隸書。元末農(nóng)民大起義中,被朱元璋聘為元帥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參與常遇春軍務。洪武元年(1368),命理山東行省。洪武二年參政陜西,三年召為中書省左丞。不久為楊憲所誣,徙海南。楊憲誅,召還,封忠勤伯。因屢獻忠謀,為明太祖賞識,出為廣東行省參政,十年后拜右丞相。十二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劉基案牽連,被誅?!睹魇贰酚衅鋫?。著有《風池吟稿》、《淮南汪廣洋朝宗先生鳳池吟稿》、《汪右丞集》。《明詩綜》收其詩三十一首。明朝之中,可被稱為丞相的只有李善長與汪廣洋兩人。(故終明之世,惟善長、廣洋得稱丞相)。明史中評斷為:少師余闕,淹通經(jīng)史,善篆隸,工為歌詩。為人寬和自守,與奸人同位而不能去,故及於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