饍是什么意思

饍的解釋 饍怎么讀

"饍"字共有20畫,拼音:shàn,注音:ㄕㄢˋ,部首:飠,筆畫數(shù):20畫,字體結構:左右結構,五行:金,五筆:WYVK,Unicode編碼:U+994D,鄭碼:OXUJ,倉頡:OITTR,"饍"字筆順:ノ丶丶フ一一フ丶丶ノ一一一丨丶ノ一丨フ一

簡體 繁體
拼音 shan 音標 shàn
部首 結構 左右結構
五行 五筆 WYVK
筆畫 20畫 繁畫 20畫
注音 ㄕㄢˋ Unicode U+994D
鄭碼 OXUJ 倉頡 OITTR
筆順 ノ丶丶フ一一フ丶丶ノ一一一丨丶ノ一丨フ一
筆順讀音 撇、點、點、橫撇、橫、橫、橫撇、點、點、撇、橫、橫、橫、豎、點、撇、橫、豎、橫撇、橫

【饍】的含義

"饃"的字面意思是"飯",在古代中國和日本等東亞國家,人們會用"饃"來形容食物豐富、飽滿的狀態(tài)。在中國文化中,"饃"與糧食有關,常用于形容物物相通,相得益彰。 在日本,"饃"則常用作一種甜食或酒的代名詞,有時會被誤認為是飲料。這種誤解源于日本對中國飲食文化的誤解和偏見,在日本,食物被視為一種社交工具而非個人享用。 在中日文化交流中,“饃”字也常被用來形容人的外表、舉止、才情等,比如“身姿如饃”,意為容貌美麗,言辭得體。這種說法源自古代對東方的誤解,認為中國是文人氣質和禮儀之邦,而日本則被視為武士精神和權力象征。 總的來說,“饃”字在中國和日本文化中都具有豐富多義性,不同的地域、歷史背景和個人解讀會帶來不同的理解。

饍漢字的詳解

暫無詳細解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