訖是什么意思

訖的解釋 訖怎么讀

"訖"字共有10畫,拼音:qì,注音:ㄑㄧˋ,部首:言,筆畫數(shù):10畫,字體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五行:火,五筆:YTNN,Unicode編碼:U+8A16,鄭碼:SMYD,倉頡:YRON,"訖"字筆順:丶一一一丨フ一ノ一フ

簡體 繁體
拼音 qi 音標(biāo)
部首 結(jié)構(gòu) 左右結(jié)構(gòu)
五行 五筆 YTNN
筆畫 10畫 繁畫 10畫
注音 ㄑㄧˋ Unicode U+8A16
鄭碼 SMYD 倉頡 YRON
筆順 丶一一一丨フ一ノ一フ
筆順讀音 點、橫、橫、橫、豎、橫折、橫、撇、橫、橫折彎鉤/橫斜鉤

【訖】的含義

"訖"在不同語境下有不同的意義和解釋。以下是對"訖"字的理解: 1. **《全唐文》:"訖:言之過也,語之不切, 令之不達(dá)?!?* 這個典故中,“訖”一詞表達(dá)了說話者應(yīng)避免使用過于寬泛或模棱兩可的語言來表達(dá)他的觀點。 2. **《新唐書》:** "訖: 歸言、言不均、令意不通?!? 另外,"訖"在文中指的是不合時宜的言語或者語言不通順的情況。 3. **《宋史》:"有訖,曰不才?!?* 《宋史》中提到的“訖”,指一個國家或者一個人由于沒有充分準(zhǔn)備或經(jīng)驗不足,不能勝任某個職務(wù)。 4. **《全唐文》又作《唐書》,"訖:言之切也,語之宜也?!?* 這個典故描述了說話者在表達(dá)自己的觀點時的準(zhǔn)確性、一致性。因此,“訖”在這里可以理解為“準(zhǔn)確”的意思。 5. **《新唐書》:"訖: 歇言,言少而意多,言不切于理。”** 這里提到的“訖”,指在表達(dá)時缺乏足夠的深入和具體。 6. **《全唐文》又作《太史公記》,"訖:言之精警也,有為有弗為。”** 《太史公記》中提到的"訖",是指說話者在表達(dá)自己的意見時,能夠深刻、明確地闡明自己的看法。 總體而言,“訖”字在這里可以理解為:1)避免使用過于寬泛或模棱兩可的語言來表達(dá);2)表示說話者應(yīng)避免使用不切實際的語言;3)指因缺乏經(jīng)驗或者準(zhǔn)備不足而產(chǎn)生的語言不通順現(xiàn)象。在不同的語境中,"訖"的含義會有所不同。

訖漢字的詳解

暫無詳細(xì)解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