蛐是什么意思
蛐的解釋
蛐怎么讀
"蛐"字共有12畫,拼音:qū,注音:ㄑㄩ,部首:蟲,筆畫數(shù):12畫,字體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五行:木,五筆:JMAG,Unicode編碼:U+86D0,鄭碼:IKK,倉頡:LITW,"蛐"字筆順:丨フ一丨一丶丨フ一丨丨一
蛐
| 簡(jiǎn)體 | 蛐 | 繁體 | 蛐 |
| 拼音 | qu | 音標(biāo) | qū |
| 部首 | 蟲 | 結(jié)構(gòu) | 左右結(jié)構(gòu) |
| 五行 | 木 | 五筆 | JMAG |
| 筆畫 | 12畫 | 繁畫 | 12畫 |
| 注音 | ㄑㄩ | Unicode | U+86D0 |
| 鄭碼 | IKK | 倉頡 | LITW |
| 筆順 | 丨フ一丨一丶丨フ一丨丨一 | ||
| 筆順讀音 | 豎、橫撇、橫、豎、橫、點(diǎn)、豎、橫撇、橫、豎、豎、橫 | ||
【蛐】的含義
"蛐"在中文中有多種含義,具體取決于上下文。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意義:
1. "蛐":這個(gè)字原本是“石”的象形字,后來被簡(jiǎn)化為“蛐”,常用來表示一種聲音或鳴叫聲。
2. 《詩經(jīng)·大雅·生民》:“自今其后,吾土之民,皆得畜養(yǎng)此命。”這里的“蛐”意為“土地”。
3. 在古代中國,"蛐"有時(shí)指的一種昆蟲,“蛐蛐”,后來用“蛐蛐兒”形容小孩的耳朵或口吃。
4. “蛐蛐兒”通常指的是小孩子,而"蛐"這個(gè)字在這里是表達(dá)一種聲音或鳴叫聲。
5. 《三國演義》里有“一曲《楊柳青條》,唱到‘我乃金盆一缽,只可投之于大池。若能得之,便作此戲,取名為‘蛐蛐兒’。’”這句話中的"蛐"意為“小”。
6. 有時(shí),“蛐”也可以指“蟋蟀”,或是一種特定的昆蟲。
7. 考古文獻(xiàn)中,“蛐”可能代表某種古老的工具或材料。
8. 在一些地方,“蛐”也可能指的是某種方言,如南方方言中的“蛐”通常用來表示一種聲音或鳴叫聲。
不同的字在中文中有不同的含義,"蛐"的具體用法需要結(jié)合上下文來判斷。
蛐漢字的詳解
蛐
qū
蛐蛐兒
qūqur
〖cricket〗[方言]∶蟋蟀。如:蛐蛐罐(養(yǎng)蟋蟀的器具)
qū
蛐蛐兒
qūqur
〖cricket〗[方言]∶蟋蟀。如:蛐蛐罐(養(yǎng)蟋蟀的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