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潛官罷酒瓶空,門掩楊花一夜風。
——杜牧古調詩吟山色里,無弦琴在月明中。
——趙嘏遠檐高樹宜幽鳥,出岫孤云逐晚虹。
——杜牧別后東籬數(shù)枝菊,不知閑醉與誰同。
陶淵明辭官后酒瓶空空,柴門掩映著楊花整夜隨風飄舞。 ——杜牧 在山色中吟誦古調詩篇,無弦琴聲在月光下悠然回蕩。 ——趙嘏 遠處的屋檐和高樹適合幽靜的鳥兒棲息,孤云從山間飄出追逐晚霞。 ——杜牧 離別后東籬下幾枝菊花盛開,不知閑暇時與誰共醉。
此詩需注意三點:一是聯(lián)句的協(xié)作性,杜牧與趙嘏風格交融;二是典故的層疊使用,如“陶潛-無弦琴-東籬”形成完整意象鏈;三是虛實結合,前兩聯(lián)寫實景,后兩聯(lián)轉入心理描寫。教學中可引導學生對比杜牧其他作品(如《山行》),體會其豪邁與隱逸并存的詩風。
全詩以陶淵明為精神意象,通過“酒瓶空”“無弦琴”“東籬菊”等典故,層層遞進展現(xiàn)隱逸之趣。杜牧開篇以楊花掩門的寂寥畫面暗喻張明府的高潔,趙嘏續(xù)寫月下?lián)崆俚难胖拢拍猎僖浴坝镍B”“孤云”烘托超然物外的意境,尾聯(lián)“閑醉與誰同”則流露對知音難覓的悵惘。聯(lián)句形式使詩意跌宕,兼具古樸與清麗之美。
此詩為杜牧與友人趙嘏聯(lián)句之作,約作于唐文宗大和年間(827-835)。時杜牧任監(jiān)察御史,與趙嘏同訪隱士張明府的郊居,二人即景聯(lián)句,以陶淵明為喻,表達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和仕途羈絆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