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觀文忠惠趙節(jié)齋
釋善珍 〔宋朝〕
公真天人,謫墮塵世。
方朔歲星,傳說箕尾。
又疑山林,一念差耳。
樂全僧身,忠宣佛位。
夙弘愿力,出濟事會。
作民司命,壽國元氣。
神皇布政,夐古鮮儷。
誰為謗書,陰受風旨。
疾雷破柱,公不失匕。
關弓射羿,公愈薦禰。
山藪高深,天球粹美。
出夷入險,更使迭帥。
長淮虜沖,孽雛旁睨。
飛囊走羽,秉鉞危寄。
初聞謝公,語誤客異。
復傳孔明,食少敵喜。
箋病乞閑,易蘇舊治。
大星竟隕,白雞告祟。
撫公平生,竹帛光煒。
諒公精爽,河岳流峙。
萬鐘千駟,濁世糠秕。
五龍九鯤,乘云謁帝。
某閩衲野鶴難系,公呼來霅,獲望簪履。
酒闌燭跋,孤客末至。
香煙未散,三生彈指。
紓百結腸,儲一升淚。
上悲法門,下哭知己。
作者信息
釋善珍(1194年-1277年),南宋后期浙江余杭徑山寺高僧,字藏叟,俗姓呂,泉州南安(今福建省南安縣)人,年十三落發(fā),十六游方,至杭,受具足戒。謁妙峰善公于靈隱,入室悟旨。歷住里之光孝、承天,安吉之思溪圓覺、福之雪峰等寺。后詔移四明之育王、臨安之徑山。端宗景炎二年五月示寂,年八十四。有《藏叟摘稿》二卷。事見《補續(xù)高僧傳》卷一一、《續(xù)燈正統(tǒng)》卷一一。。受戒后,入杭州西湖靈隱寺參妙峰之善禪師,入室悟旨,承嗣其法。珍公承嗣后,大開法筵,振楊歧宗風,道譽甚隆。歷主光孝、承天、雪峰諸寺,后奉詔主持徑山。能詩,以五律見長,抒寫性靈,委婉可諷?!≌涔髟?,往往不重修飾,直抒胸臆,是其真實情感的流露。珍公享年八十有四,古稀之后,仍奔波于各大叢林間,過的是近于苦行的辛苦生涯。珍公所住之寺,大多在閩浙山林水鄉(xiāng),皆具獨特的山水勝景。以上三者,構成了珍公詩歌的特色:真實、沉郁、秀逸。詩人并不能向壁虛構,他必須受事物的感動,情景的啟迪,環(huán)境的誘導。珍公固然是道行卓著的高僧,他也是詩人,也脫不了這個規(guī)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