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慧品第八
佛告總{敖力}王菩薩言:又族姓子。菩薩之業(yè)不可稱載。所以者何。計如眾生貪欲諍門。菩薩修業(yè)積功累德。合集眾行至初法門。正使族姓子。江河沙等諸佛世界滿中眾生。皆令成立聲聞緣覺。悉令此等一切眾生所立善業(yè)。不如發(fā)意菩薩功勛。百倍千倍萬倍億倍巨億萬倍。不任為喻。所以者何。自斷本性所習塵欲。聲聞緣覺住於緣合。菩薩大士蠲除一切眾生塵勞所住緣合故。族姓子。一切眾生所可造業(yè)。聲聞緣覺所立德本。比菩薩業(yè)為尊為最。無有儔匹。所以者何。凡夫愚人習從顛倒不順之業(yè)。聲聞緣覺亦隨緣習。菩薩業(yè)者,有顛倒功勛無量。以是之故。菩薩大士過於眾生。越於聲聞緣覺之上。於時總{敖力}王菩薩聞佛所說,歡喜踴躍善心生焉。勸助贊善世尊所演。至未曾有難及難及。如來乃宣菩薩莊嚴菩薩光明菩薩大哀菩薩化業(yè)。唯愿世尊如來至真。垂恩廣覆重復解說。何因諸佛而於眾生興立大哀。大哀何所比像。其事云何以比之瑞應。云何住在何所。諸佛世尊造業(yè)云何。善哉世尊,如來皆知亦能普見。於諸所造業(yè)而睹悉達。惟為我等而分別說佛告總{敖力}王菩薩。諦聽善思。如來當說。如來大哀。如來造業(yè)。所可斑宣。族姓子知。諸佛世尊不興大哀亦不奉行也。所以者何。諸佛世尊常加大哀不舍眾生。從無數(shù)功積累已成。猶是之故。不行退轉不舍眾生。是則名曰如來大哀。其哀無量不可稱計。難不可當。無可容處。從始至終無能稱載。所以者何。如來得道常懷大哀愍於眾生。如其佛道大哀亦如是,何謂如來得至佛道。無本無住乃致大道。於彼何謂而住於本。已計身本。立在不誠思想之源。以是之故。如來隨時合成於道。名曰無本。亦無所住。以是如來成最正覺。因此達知一切眾生無住無本。解其所處。當為宣傳如此之誼令其曉了。以故如來於諸眾生常懷大哀。又族姓子。道者寂然亦復澹泊。何謂寂然。云何澹泊。於內寂然於外澹泊。所以者何。其眼者空。察無吾我。亦無所受。眼耳鼻口身心亦復空耳。亦無吾我亦無所受。是為眼空。識別除此不為色逸。是謂寂然。耳鼻口身意亦復空耳。識別除此。不為諸法所見驅使。是謂憺怕。眾生之類不能曉了。此寂憺怕使明識斯。以故如來於諸眾生而懷大哀。
又族姓子。道者本凈亦復顯曜。所謂凈者,心本清凈。何謂言曰其本清凈亦復顯曜。所謂凈者,無所著故亦無所犯。等如虛空??毡緝艄逝c空合同。等如虛空故曰空等聚。究竟本凈又極顯曜。以故名曰本凈顯曜。愚癡凡夫不覺其實。反為客塵而見染污。吾當解彼本凈顯曜。是故如來於諸眾生而懷大哀又族姓子。道無精進亦無不精進。何謂無精進亦無不精進。攝一切法是則名曰為無精進。已能受習一切法者,如來于彼亦無精進。亦無不進,則度諸瀆。又如來者,於流諸彼不見此跡彼岸。以故名曰離此彼中。如來至真皆解諸法故成正覺。由是名曰為如來也。是無精進亦無不精進。愚戇凡夫亦不曉了。吾當斑宣令解其意。是故如來於諸眾生而懷大哀。又族姓子。道者無想亦無因緣。何謂無想亦無因緣。其眼於識而無所得。其無想者,不見諸色則無因緣。耳鼻口身意亦復如是,亦無所得亦無思想。不見諸法則無因緣。是無想無緣為賢圣行。何謂圣行。其於三界而無所行是賢圣行。其此無行為賢圣行。愚戇凡夫不能曉了此賢圣行。吾當開悟使分別此。是故如來於諸眾生而懷大哀。
又族姓子。道者無往無來現(xiàn)在。等於三世斷於三場。何謂三場。其心不退游於過去亦不馳騁。於當來慧亦不退念。於現(xiàn)在事於心意識而無所住。不想過去不念當來不戲現(xiàn)在。等於此三則凈三場。愚癡凡夫不能曉了此賢圣行。吾當開悟使分別此。是故如來於諸眾生而懷大哀。
又族姓子。道者無身亦復無數(shù)。亦無明識。亦無耳鼻口身意識。所識者,無為無數(shù)。所謂無為不起不壞亦無處所。是則名曰離於三相。是以無為。如其無為解了有為亦復俱然。所以者何。一切所有皆為自然。悉無所有。其無所有彼則無二。以故無身亦復無為。愚戇凡夫不能曉了。吾當開悟使分別此。是故如來於諸眾生而懷大哀。又族姓子。道者無所壞跡。何謂為跡。何謂無壞。無本為跡。其無所住曰無所壞。界則為跡無我無壞。本際為跡無動無壞??談t為跡無獲無壞。無想為跡無念無壞。無愿為跡無處無壞。泥洹為跡無毀無壞。是無壞跡。愚戇凡夫不能曉了。吾當開悟使分別此。是故如來於諸眾生而懷大哀。
又族姓子。道不從身而成正覺。亦不從心。所以者何。身者愚騃。如草木墻壁瓦石影譬。心者如幻。其以身心覺了如此。是名曰道。假有言辭而言興盛。又其道者無有言辭。亦無身心法與非法。無道不道。無誠無欺。所以者何。道者無言:於一切法而無有道。何所是處。其於言辭而無所說,猶如虛空無有處所。亦無所住無有言辭。道亦如茲則無所住亦無文辭。如是其於諸法審實求道,則無文辭法亦無言:若能曉了諸法無言:是為諸法之所生也。愚戇凡夫未能曉了。吾當開悟使分別此。是故如來於諸眾生而懷大哀。
又族姓子。道者無取亦無所依。何謂無取而無所依。斷於眼識而不受色。亦無所得。不依耳鼻身口意。斷無識者亦無所受亦無所得。諸法無獲是謂無依。如來以此無受無依。懷來於道致最正覺。眼於受色不以為依。識不退從。耳聲鼻香口味身。更意法亦無所依。識不退從。已不住識,則能分別此一切眾生心之所處。何謂眾生心之所處。眾生心處則有四事。何謂為四。一曰色心之處。二曰痛癢。三曰思想。四曰生死之處所。彼於處所而無所住如來明此於無住際。愚戇凡夫不能曉了。吾當開悟使分別此。是故如來於諸眾生而懷大哀。
又族姓子。道者則空。謂空者,道則為空。所以空者諸法皆空。如來於彼達無本空。解一切法而致正覺。空亦復空故成正覺。以此一慧則別空事。彼則無二。其無二者,空與道慧則無有二。已無有二法則無二。已無有二,則無有名無想無底無行。無所流布所可謂言:所依受者是為歸趣。非真諦誼。何所有法而逮色者,空者曰空猶如虛空。所言虛空。虛空無言故曰空。空無言亦空。諸法處所為若此也。至於無名不言有名。如是無慢無言:處所亦無處所。已無慢說無處所。已名亦若茲。所說法者,又計彼法無有言教。亦無不教。一切諸法亦復如斯。生亦復然無正無邪。如來無生曉了無本。如來所知所解脫者,不解不縛是謂平等。愚戇凡夫不能曉了。吾當開悟使分別此。是故如來於諸眾生而起大哀。
又族姓子。道等如空。其虛空者無等無邪。道亦如茲無等無邪。計於諸等無成道者,彼無有等亦無有邪。如來以此無等無邪。解一切法而悉無本成最正覺。又於諸法。而不受正亦不受邪。如其法數(shù)慧數(shù)亦如。承佛圣旨。何謂佛圣法有所受者故曰為有。是則歸趣無所受者,斯無所有則無有主。以是自然而得逮成。離於自然後無游行。亦無有進亦復無退。是謂進行。有所除斷。如來說法斷如是行。愚戇凡夫不能曉了。吾當開悟使分別此。是故如來於諸眾生而懷大哀又族姓子。道如真跡。何謂真跡。計如道者色復亦如。無本不退。又如道者,痛想行識亦復無本而不退轉。又如道者,地水火風其種亦如而不退轉。又如道者,眼種色種及眼識種。耳鼻身口意法雜種。亦復無本而不退轉。諸法所絕。使了三際種諸入。如來于彼覺了真諦而成正覺。所曉了者不從顛倒。又如去本中後亦如。其無本者而不退轉。其本種者則無所生。其他種者亦復無為。中種澹泊。是則名曰如真諦跡。又如一事一切亦如。如一切事一事亦如。如一事者眾多亦然而不可得。是為真諦。愚戇凡夫不能曉了。吾當開悟使分別此。是故如來於諸眾生而懷大哀。
又族姓子。道者入室則入無室。何謂為室何謂無室。修行一切諸德善法。是曰為室。於一切法而無所獲。是曰無室。所以無室。心無所住無有處所。故曰無室。無想三昧至解脫門。故曰無室。觀察想念稱量計校越度稱量。故曰有室。其無識業(yè)是曰無室。觀察有為故曰有室。觀察無為此則無室。察於無為是則無室。得入無室則為道矣。愚戇凡夫不能曉了。吾當開悟使分別此。是故如來於諸眾生而懷大哀。
又族姓子。道無穿漏亦無所受。何謂無漏。何謂無受。離於四漏名曰無漏。一曰欲漏。二曰有漏。三曰癡漏。四曰見漏。離此四漏。所謂無受。離四事受。一曰受欲。二曰受有。三曰受見。四曰猗戒離此四受。彼此四受。悉歸無明恩愛所纏。依猗於內從內發(fā)起。如來至真除于內受。所生根本於內清凈。歸趣一切眾生清凈。其內凈者彼無想念已,無想念除於顛倒。唯念柔順不住無明。已不住無明,則不復住十二有數(shù)。已能不住十二有數(shù),則無所生。其無所生彼則寂然。其寂然者彼則無誼。其無誼者乃第一誼。其第一誼乃為究盡其究盡者彼無人誼。其無人誼無所獲誼。其無獲誼則如來道。是十二緣。已了十二則曰法誼。其法誼者是則名曰睹見緣起。其睹緣起則見於法其見法者則見如來。如是觀者則無有本。性極本末有見想乎。何曰所有。於諸所想不興因緣。此謂於想而無因緣。如是察者,乃為正覺如來所解。如是像法普行平等。其所等者亦無偏邪。如是平等無有諸漏。亦無所受。愚戇凡夫不能曉了。吾當開悟使分別此。是故如來於諸眾生而懷大哀。
又族姓子。道者清凈無垢無染。何謂清凈無垢無染。空則清凈。無想離垢。無愿無染。無生清凈。無污離垢。無起無染。本性清凈。解脫無染。無游逸則清凈。亦無輕戲為離垢。寂調則無染。無本為凈法界顯曜。本際無染虛空清凈。虛無無垢慌惚不染。除內為凈於外無逸,則曰無垢。無內外行則曰無垢。不習諸入則曰無染?;郾M過凈了。凈於當來不起無垢。分別現(xiàn)在住於法界,則無所染是謂清凈無垢無染。而平等御於一法矣。至寂然跡。其寂然者則為憺怕。寂然憺怕是謂仁和。是族姓子,猶如虛空道亦如之。如其道者法亦如之。如一切法眾生亦如。又如眾生國土亦如。如其國土泥洹亦如。如泥洹等見於諸法。究盡寂然此已辯矣。於諸部黨而無部黨。是為清凈無垢無染。如來於彼於諸色像。了一切法而無色像。遂成正覺。觀於一切眾生之界。無凈無垢。於此諸數(shù)。是則名曰悟寐眾生而懷大哀。如來則以善權方便。感致梵天。不以無請而轉法輪。於彼應時六萬八千梵天之眾。自於天宮忽然不現(xiàn)。在波羅奈鹿苑之中。住世尊前稽首足下。勸請世尊令轉法輪。唯愿大圣。班宣經(jīng)道。若說法者多所救濟。梵天。爾時嘆此頌曰:
正使諸法,寂然憺怕,清凈鮮潔。無垢無染,既不可獲,無音無作。則以道慧,最勝悉了,於無數(shù)劫。造立愍哀,勤行難量,精修長久。
欲得開化,眾生迷惑,睡眠來久。大愚所蔽,眾生多有,曉了積德。本以曾修,故詣最勝,必當識別。殊異尊法,唯愿如來,時轉法輪。
已得攝伏,魔所處場,尋時開闡。於甘露門,為眾廣演,賢圣句跡。唯愿導師,顯示道逕,假使正覺。矜哀無盡,垂愍眾人,轉無思議。
我身今日,勸請至尊,唯聞最上。道法之輪,設使大圣,懷乎恩慈。猶拘那鋡,佛講說教,亦如迦葉。轉其法輪,唯愿世尊,頒宣經(jīng)道。
譬如天雨,多所潤澤,生於藥草。及茂五穀,以大哀雲(yún),普周世間。如來為雨,正法之水,從始生時??谛钛裕プ园l(fā)生,當度眾生。
群庶悉集,渴仰饑虛,唯以法味。除其痟渴。
佛言:如是族姓子。其梵天王勸請如來殷勤若茲。又佛正覺不舍大哀。在波羅奈仙人所止苑園之中。尋時即轉無上法輪。沙門梵志諸大魔神梵天王世人。所不能制。所講經(jīng)道出非常音。告於三千大千世界。比丘拘輪(晉言本際)第一解法。於時世尊宣乎贊頌。
深妙不可獲,第一無所作。拘輪解本際,不懷於結恨。
如來說此法輪之經(jīng)。不可稱計無央數(shù)人眾生之類。受教隨律見於如來。興闡大哀。無量無限難不可計會群黎之黨。皆發(fā)無上正真道意。是族姓子。諸佛世尊以十六事。愍念眾生而懷大哀。常以慈愍未曾忽忘。彼亦無業(yè)不懷恐怖。如來所修無極之哀。不可稱載。為一一人而造立行。江河沙劫忍在地獄。初不退還。以是方便。使諸眾生隨律受教賢圣之法。以此比像如來至真。為諸眾生。各各一一受形命者,為一一人各各恒河沙劫。忍於地獄勤苦之患。欲使眾人隨律受教入賢圣法。如來不以懈倦而厭。不違大哀。族姓子知。諸佛世尊愍哀眾生。巍巍如是常懷大哀。又族姓子。諸弟子眾聲聞種類志懷恐懼。其所愍哀。畏怖如魚慈猶肌膚。菩薩之慈猶如骨髓。諸佛世尊懷無極哀。常當勸助求於佛慧?;暵劙АA钊氲佬姆钇兴_哀。諸佛世尊,決於道慧故懷大哀。聲聞哀者察於慈心。瞻察開化為菩薩哀。究盡啟導為佛大哀。厭造立行為聲聞哀。精勤轉上為菩薩哀。超越諸行為佛大哀。是族姓子。諸佛世尊,而於眾生常懷大哀。一劫百劫千億萬劫。為一人故住在世間。劫數(shù)難計不可稱載。而於泥洹不永滅度也。必當濟之故。族姓子。當解知此其佛大圣如來至真在於眾生而懷大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