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多如此,人情豈自由。
重來看月夕,不似去年秋。
息慮雖孤寢,論空未識愁。
須同醉鄉(xiāng)者,萬事付江流。
聚散離合本是尋常事,人情冷暖豈能隨心所欲。 重來此地共賞明月,卻已不似去年秋日的景致。 放下思慮獨臥孤寢,談空論道未識愁滋味。 不如與醉鄉(xiāng)之人同飲,將萬事付諸東流江水。
這首詩以時空對比為框架:首聯(lián)提出人生聚散命題,頷聯(lián)用"月夕-去年秋"建立時間維度,頸聯(lián)通過"孤寢-論空"展開精神探索,尾聯(lián)以"醉鄉(xiāng)-江流"收束全篇。詩人將物理空間(漢南)、時間維度(去秋/今夕)、心理空間(愁/空)三重結構交織,最終以"萬事付江流"達成藝術上的解脫。典型體現唐代文人"以禪理化解現實苦悶"的創(chuàng)作范式。
全詩以"分散"開篇奠定惆悵基調,通過"月夕""去年秋"的今昔對比,凸顯歲月無情的滄桑感。頸聯(lián)"息慮""論空"展現佛道思想影響下的超脫嘗試,尾聯(lián)卻以"醉鄉(xiāng)""江流"回歸現實苦悶,形成思想上的張力。許彬用簡淡語言構建出時空交錯的意境,典型體現晚唐詩歌"哀而不傷"的美學特征。
此詩作于許彬晚年漂泊時期。詩人重游漢南舊地,感懷時光流逝、物是人非,借秋月之景抒發(fā)人生無常的感慨,體現唐代士人在仕隱之間的矛盾心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