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賦
江淹 〔南北朝〕
試望平原,蔓草縈骨,拱木斂魂。
人生到此,天道寧論!於是仆本恨人,心驚不已,直念古者,伏恨而死。
至如秦帝按劍,諸侯西馳;削平天下,同文共規(guī)。
華山為城,紫淵為池。
雄圖既溢,武力未畢。
方架黿鼉以為梁,巡海右以送日。
一旦魂斷,宮車晚出。
若乃趙王既虜,遷於房陵。
薄暮心動,昧旦神興。
別艷姬與美女,喪金輿及玉乘。
置酒欲飲,悲來填膺。
千秋萬歲,為怨難勝!至于李君降北,名辱身冤,拔劍擊柱,吊影慚魂。
情往上郡,心留雁門;裂帛系書,誓還漢恩。
朝露溘至,握手何言!若夫明妃去時,仰天太息。
紫臺稍遠,關(guān)山無極。
搖風忽起,白日西匿。
隴雁少飛,代云寡色。
望君王兮何期,終蕪絕兮異域。
至乃敬通見抵,罷歸田里。
閉關(guān)卻掃,塞門不仕,左對孺人,右顧稚子。
脫略公卿,跌宕文史,赍志沒地,長懷無已。
及夫中散下獄,神氣激揚。
濁醪夕引,素琴晨張。
秋日蕭索,浮云無光。
郁青霞之奇意,入修夜之不旸。
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墜心。
遷客海上,流戍隴陰。
此人但聞悲風汨起,血下沾衿,亦復(fù)含酸茹嘆,銷落湮沈。
若乃騎疊跡,車屯軌;黃塵匝地,歌吹四起,無不煙斷火絕,閉骨泉里。
已矣哉!春草暮兮秋風驚,秋風罷兮春草生。
綺羅畢兮池館盡,琴瑟滅兮丘壟平。
自古皆有死,莫不飲恨而吞聲。
古詩譯文
古詩注解
作者信息
江淹(444—505),字文通,南朝著名文學(xué)家、散文家,歷仕三朝,宋州濟陽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quán)縣)人。江淹少時孤貧好學(xué),六歲能詩,十三歲喪父。二十歲左右在新安王劉子鸞幕下任職,開始其政治生涯,歷仕南朝宋、齊、梁三代。江淹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泰始二年(466年),江淹轉(zhuǎn)入建平王劉景素幕,江淹受廣陵令郭彥文案牽連,被誣受賄入獄,在獄中上書陳情獲釋。劉景素密謀叛亂,江淹曾多次諫勸,劉景素不納,貶江淹為建安吳興縣令。宋順帝升明元年(477年),齊高帝蕭道成執(zhí)政,把江淹自吳興召回,并任為尚書駕部郎、驃騎參軍事,大受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