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中唐詩人盧仝的《示添丁》,這首詩的編號是6099,它不像我們學過的盛唐詩歌那樣有宏大的意境,卻用最樸實的語言,寫盡了普通人生活里的酸甜苦辣。接下來,我們從幾個方面一步步讀懂這首詩。
首先,我們要明確詩的核心內(nèi)容——這是一首“寫給孩子的詩”。詩題里的“添丁”,就是盧仝家剛出生不久的小男孩。整首詩就像一篇“父親的日記”,記錄了他和孩子相處的一天:早上被春風催著出門奔波,身體因為瘴氣和勞累變得很差,連飯都沒好好吃;回到家,孩子又哭又鬧,還打翻墨汁弄臟了詩書,可他和妻子疼孩子,舍不得打罵;自己從晚上舂米到早上都沒舂夠,太陽老高了才喝上一碗茶,最后只能無奈地跟孩子說“別再惹爸爸生氣啦”。這樣的場景是不是很熟悉?就像我們身邊忙碌又疼愛孩子的父母,所以這首詩的第一個特點就是“真實”,沒有一點裝腔作勢。
然后,我們來品一品詩里的情感。大家可能會覺得,詩人寫的都是煩心事:春風無情、瘴氣纏身、孩子調(diào)皮、生活貧困。但仔細讀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煩”里藏著“暖”。比如“父憐母惜摑不得,卻生癡笑令人嗟”,孩子把詩書涂得亂七八糟,詩人本該生氣,可他說“憐”“惜”,還因為孩子的“癡笑”而嘆息——這聲嘆息不是責怪,而是無奈里帶著疼愛。還有最后一句“憑仗添丁莫惱爺”,“憑仗”就是“指望”,詩人雖然累得頭發(fā)都要白了,卻還是對孩子抱有期待,希望孩子能懂事。這種“又煩又愛”的感情,特別貼近生活,也讓這首詩變得特別動人。
接下來,我們還要結(jié)合時代背景理解這首詩的意義。盧仝生活在中唐,那個時候唐朝已經(jīng)不像盛唐那么強盛了,很多文人都過得很不容易,盧仝就是其中之一——他沒當什么大官,只能為了生計四處奔波,還得忍受南方的惡劣環(huán)境(詩里的“瘴氣”就是證明)。所以這首詩不只是寫他自己的家庭,還反映了當時很多普通文人的生活困境:想好好生活,卻被環(huán)境和生計壓得喘不過氣。但即便如此,他還是珍惜和孩子的感情,這就是人性里的溫暖,也是這首詩能流傳下來的原因——它寫出了普通人在困境里的堅持和愛。
最后,我們學這首詩能收獲什么呢?一方面,我們能學到“用簡單的語言寫真實的生活”。盧仝沒用什么華麗的詞,就用“呀呀”“老鴉”這些日常的詞語,把孩子的哭聲、墨汁的痕跡寫得活靈活現(xiàn),這告訴我們,好的詩歌不一定需要復雜的技巧,真誠的情感才是最重要的。另一方面,我們能更理解父母的辛苦——就像詩里的盧仝,再累也舍不得對孩子發(fā)脾氣,我們的父母也是一樣,每天為我們奔波,可能會因為我們的調(diào)皮而煩惱,但心里永遠是疼愛我們的。
總結(jié)一下,《示添丁》是一首“小詩”,寫的是家庭小事、個人情感;但它也是一首“大詩”,藏著時代的影子和人性的溫暖。希望大家讀完這首詩,既能學會欣賞詩歌的質(zhì)樸之美,也能多體諒身邊疼愛我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