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者李洞:晚唐詩人,字才江,京兆(今陜西西安)人。慕賈島詩風(fēng),其詩作風(fēng)格奇峭,部分作品略顯僻澀,時(shí)人稱為“賈島佛”。
2. 詩題中的“相公”:唐代對宰相的尊稱,也用于尊稱高官。表明贈(zèng)詩對象劉氏地位顯赫。
3. “河清”的典故:黃河水濁,少有清時(shí),古人以“河清”比喻祥瑞、太平盛世或罕見的時(shí)機(jī)。如“河清海晏”形容天下太平。
4. “翠微”:指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處,也泛指青山。是古典詩詞中常見的表示清幽山林的意象。
5. 詩歌體裁:五言律詩。共八句,每句五字,中間兩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要求對仗,講究平仄格律。
6. “中隱”思想:唐代白居易等人提出的思想,即不同于完全歸隱山林的“大隱”和隱于市朝的“小隱”,而是選擇在地方為官或擔(dān)任閑職,既能享受一定的俸祿和生活保障,又能相對遠(yuǎn)離政治中心的是非,實(shí)現(xiàn)精神上的隱逸。本詩反映了類似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