砝是什么意思

砝的解釋 砝怎么讀

"砝"字共有10畫,拼音:fǎ,注音:ㄈㄚˇ,部首:石,筆畫數(shù):10畫,字體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五行:土,五筆:DFCY,Unicode編碼:U+781D,鄭碼:GBZS,倉頡:MRGI,"砝"字筆順:一ノ丨フ一一丨一フ丶

簡體 繁體
拼音 fa 音標
部首 結(jié)構(gòu) 左右結(jié)構(gòu)
五行 五筆 DFCY
筆畫 10畫 繁畫 10畫
注音 ㄈㄚˇ Unicode U+781D
鄭碼 GBZS 倉頡 MRGI
筆順 一ノ丨フ一一丨一フ丶
筆順讀音 橫、撇、豎、橫撇、橫、橫、豎、橫、橫撇、點

【砝】的含義

砝是古代測量物體質(zhì)量或重量的器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砝的名稱和功能有所不同: 1. **秦代**:商鞅定計制,為使國家財政收支更為可靠,并且便于測量,他設(shè)計了“重”字之名。 2. **漢代**:《漢書》記載了漢武帝時的“度尺”。度尺是用于測量物體長度的標準工具,與后來使用的砝碼不同,度尺適用于測量線材、木材等材料的長度。此外,還有一組稱為“衡器”(古稱"權(quán)衡")的工具。 3. **魏晉南北朝**:這一時期,重量單位和測量器具也有所變化。例如,“司天氏秤”,用于測量云氣的重量;以及“金重法”,是古代用于判斷合金中金屬成分的儀器。 4. **唐宋元明清**:在古代中國,砝的使用與今天不同,當時沒有專門的砝碼,而是有量器、盤和尺子等工具。不過,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對重量的測量技術(shù)逐漸演變。 5. **近現(xiàn)代**:如“大都秤”,是用于稱重商品的重要儀器之一。 總的來說,中國古代使用的砝,其名稱和功能主要與古代的量制系統(tǒng)相關(guān),例如“度”表示長度,“衡”則對應(yīng)了重量。而到了近代,由于測量工具的發(fā)展變化,砝的具體使用方法也發(fā)生了調(diào)整。

砝漢字的詳解




砝碼
fǎmǎ
〖makeweight〗∶在秤上補足重量的東西
〖weightusedonabalance〗∶指具有精確規(guī)定重量的一塊金屬或其他材料,用以稱量其他物體(如用于天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