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古詩

安知?dú)q月幾經(jīng)今,傳記汗漫不可尋。

得自廢墟埋萬古,失曾飛將購千金。

客思秋水龍泉冷,士嘆中原虎穴深。

好與壯夫同隱約,鐵房寒澀壁塵侵。

一徑繞山翠,縈紆去似蛇。

忽驚溪水急,爭看洞門呀。

滑磴攀秋蔓,飛橋踏古槎。

三扉迎北吹,一穴向西斜。

嘆息煙云去,追思?xì)q月遐。

唐人昔未到,古俗此為家。

洞暖無風(fēng)雪,山深富鹿豭。

相逢衣盡草,環(huán)坐髻應(yīng)髽。

灶突依巖黑,樽罍就石洼。

洪荒無傳記,想像在羲媧。

此生終安歸,還軫天下半。

朅來乘樏廟,復(fù)作微禹嘆。

(昔自南河赴杭州過此,蓋二十二年矣。

)従祠及彼呱,(有啟廟。

)像設(shè)偶此粲。

(謂涂山氏。

)秦祖當(dāng)侑坐,(廟有柏翳。

)夏郊亦薦裸。

(有鯀廟。

)可憐淮海人,尚記弧矢旦。

(淮南人謂禹以六日生,是

兵閑四十年,士不識(shí)金革。

水旱數(shù)千里,民流誰墾辟。

公初來視之,嘻此乃予責(zé)。

將法多益辦,萬千由十百。

整齊談笑間,進(jìn)退有寸尺。

曰此易為耳,在吾繩與墨。

天成而地出,古所重民食。

貯儲(chǔ)非一朝,人命在旦夕。

惟茲將奈何,敢不竭吾力。

木牛尚可運(yùn),玉罄猶走糴。

經(jīng),常道也,其在于天謂之命,其賦于人謂之性,其主于身謂之心。

心也,性也,命也,一也。

通人物,達(dá)四海,塞天地,亙古今,無有乎弗具,無有乎弗同,無有乎或變者也,是常道也。

其應(yīng)乎感也,則為惻隱,為羞惡,為辭讓,為是非;其見于事也,則為父子之親,為君臣之義,為夫婦之別,為長幼之序,為朋友之信。

是惻隱也,羞惡也,辭讓也,是非也,是

經(jīng),常道也。

其在于天,謂之命;其賦于人,謂之性。

其主于身,謂之心。

心也,性也,命也,一也。

通人物,達(dá)四海,塞天地,亙古今,無有乎弗具,無有乎弗同,無有乎或變者也,是常道也。

其應(yīng)乎感也,則為惻隱,為羞惡,為辭讓,為是非;其見于事也,則為父子之親,為君臣之義,為夫婦之別,為長幼之序,為朋友之信。

鞏頓首再拜,舍人先生:去秋人還,蒙賜書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銘。

反復(fù)觀誦,感與慚并。

夫銘志之著于世,義近于史,而亦有與史異者。

蓋史之于善惡,無所不書,而銘者,蓋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義之美者,懼后世之不知,則必銘而見之。

或納于廟,或存于墓,一也。

茍其人之惡,則于銘乎何有?此其所以與史異也。

其辭之

麟之為靈,昭昭也。

詠于《詩》,書于《春秋》,雜出于傳記百家之書,雖婦人小子皆知其為祥也。

然麟之為物,不畜于家,不恒有于天下。

其為形也不類,非若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

然則雖有麟,不可知其為麟也。

角者吾知其為牛,鬣者吾知其為馬,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為犬豕豺狼麋鹿。

惟麟也,不可知。

弧矢開祥,喜從此,旬兼九日。

新歲改,椒盤獻(xiàn)頌,齊頭七十。

漸入唐人諸老畫,可追洛社耆英集。

有陶潛,三徑健吟哦,貧而適。

摘仙桂,探蟾窟。

斂洪藻,歸麟筆。

總古先傳記,譏評(píng)得失。

不朽芬芳垂簡冊(cè),浮榮土苴輕簪笏。

看年如,衛(wèi)武粲成章,詩傳抑。

經(jīng),常道也。

其在于天,謂之命;其賦于人,謂之性。

其主于身,謂之心。

心也,性也,命也,一也。

通人物,達(dá)四海,塞天地,亙古今,無有乎弗具,無有乎弗同,無有乎或變者也,是常道也。

其應(yīng)乎感也,則為惻隱,為羞惡,為辭讓,為是非;其見于事也,則為父子之親,為君臣之義,為夫婦之別,為長幼之序,為朋友之信。

熱門推薦

1
朱敦儒 2.4萬閱讀
4
朱敦儒 1.9萬閱讀
5
白居易 1.8萬閱讀
6
王勃 1.7萬閱讀
7
黃巢 1.7萬閱讀
8
司馬遷 1.7萬閱讀
9
秋瑾 1.5萬閱讀
12
荊軻 1.5萬閱讀
13
李白 1.4萬閱讀
14
馮延巳 1.4萬閱讀
15
白居易 1.4萬閱讀
16
杜牧 1.4萬閱讀
17
張說 1.3萬閱讀
19
鄭谷 1.3萬閱讀
20
杜甫 1.3萬閱讀